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04月15日第06版:健康有约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出现心悸、心绞痛 警惕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该病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甚至危及生命。了解心肌缺血的原因、症状和应对方法对于维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就来介绍心肌缺血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疾病。

心肌缺血的原因

简单来说,心肌缺血是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病理状态。其主要病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局部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心肌供血不足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血液的主要血管。当动脉内壁的脂肪和钙质沉积形成斑块时,可使动脉管腔发生狭窄或阻塞,血液流动受限,从而导致心肌缺血。

局部血栓形成 当冠状动脉内部的血管壁受损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会聚集在损伤部位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进而减少或截断心肌的血流,最终导致心肌缺血甚至梗死。

冠状动脉痉挛 在某些情况下,冠状动脉可能出现痉挛,使血管瞬间收缩、血流量骤减,进而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肌缺血。

心肌供血不足 除了冠状动脉疾病外,其他心脏疾病如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变、心律失常等也可以改变正常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导致血液供应不足或分流,使心肌因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养分,引起心肌缺血。

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可能损害血管功能,增加心肌缺血的发生风险。

不良生活习惯 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损害血管内皮,增加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进而导致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的症状

心肌缺血的常见症状为心绞痛,可伴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绞痛 心绞痛是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紧缩感,可放射至肩背部、下颌等部位。疼痛通常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心悸 心肌缺氧时,心脏会增加跳动的频率,以增加血液的流动,从而满足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这种代偿性反应可导致患者出现心悸的症状,即感到心跳加快或强烈。

呼吸困难 在心肌缺血时,心脏由于供血不足而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身体其他部位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进而出现气短等呼吸困难的表现,尤其是在运动或躺下时更为明显。

疲劳和虚弱 心肌缺血可能导致疲劳和虚弱,这是由于心脏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所致。

其他症状 严重的心肌缺血发作时,患者可伴有大量汗出、烦躁不安或有濒死感、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甚至可能出现晕厥。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快就医,遵医嘱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积极进行治疗,以防因病情发展而产生不良后果。

心肌缺血如何应对

改善生活方式 包括戒烟戒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等,有助于避免心肌缺血的发生、发展。

控制慢性疾病 若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应积极治疗并控制病情。

掌握急救知识 了解心肌缺血的预警信号,如心绞痛、心悸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药物缓解症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立即就医。

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钙通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等,以改善心肌供血情况。

介入治疗 对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可以考虑进行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

监测病情 家中可配备电子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也要留意自身症状的变化,如出现新的不适或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诊治。

保持良好心态 情绪稳定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心脏造成负面影响。可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等方式来舒缓压力和放松心情。

坚持按医嘱治疗 一旦被诊断为心肌缺血,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沈汗青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