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夏冕 通讯员 朱聪)日前,为有效缓解当前旱情、保障农业生产,市气象局紧盯天气变化,于4月11日至12日抓住有利时机,在全市具备作业条件的县区开展多轮次火箭、烟炉人工增雨作业,增雨效果显著。截至4月12日08时,位于埇桥区褚兰镇的埇桥街东小学区域站录得最大降水量36.3毫米。
据市气象部门预测,4月11日至12日我市将迎来一次降水过程。市气象局迅速响应,组织气象专家会商研判天气形势,于4月10日18时提前发布人工增雨作业计划及公告。11日上午,作业人员携带设备奔赴一线作业点,进入全天候待命状态。11日19时01分,作业人员在埇桥区朱仙庄镇作业点率先实施人工增雨作业。随后,其他作业点接力开展作业,多轮次作业持续推进。
在自然降水与人工增雨的协同作用下,全市普降小到中雨,局部地区迎来大雨。数据显示,4月11日8时至12日8时,全市61个站点降水量突破10毫米,5个站点降水量超25毫米,最大小时雨强为26.1毫米每小时(埇桥街东小学区域站)。经过此次增雨作业,我市大部分地区旱情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