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雨后,家里有一扇窗户漏水,师傅来维修时已接近中午。报修的人太多,师傅忙坏了,尽管春日天凉,他额头上还是冒着细密的汗珠。
“先喝口水吧,缓一缓,再干活。”我递给师傅一杯菊花茶。茶是提前泡好的,刚好入口。师傅推辞了一下,还是接过杯子一饮而尽,笑着说:“忙了一上午,还真是渴了。”修理完漏水的窗户之后,师傅顺便又帮我检查了一下其他窗户。
师傅走后,女儿对我竖起大拇指,夸我情商高,一杯菊花茶换来师傅认真地检修。我摇头轻笑,我给师傅泡茶,是人之常情,是出于尊重。而师傅帮我仔细检修是额外收获,不是我的初衷和目的。
小时候在我们生活的乡下,经常会有一些上门干活的匠人砌灶打墙,或者泥匠木匠,还有一些磨刀磨剪子的手艺人。母亲说,不管做什么事,既然请到了家里,就是客人,要好生对待。母亲总是会预先准备一壶热茶,冬天可以暖身子,夏天可以解渴。如果是外地来的匠人,还要管一顿午饭,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那一顿饭,母亲会特意准备,往往比我们平日吃得要好。
“出门在外不容易,天天风餐露宿的,吃顿饱饭才有力气干活。”母亲认真地说。母亲的话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在外地打工的父亲。母亲潜意识里,一定也期望背井离乡的父亲能够得到同样的关照,感受异地的温暖吧。
其实说到底,所谓的高情商,不过是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以及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罢了。
■ 张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