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夏冕)去冬今春以来,市水利局坚持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四水”统筹,抢前抓早,统筹做好蓄水保水、水源调度、设施维养、用水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强化春季农业生产水利保障,确保春季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夯实工程保障,提升蓄水能力。抢抓冬春季节水利施工黄金期,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水库维修养护等工程,全面提升水利工程蓄水能力。完成2条中小河流治理和其他洼地治理中的河道治理工程,累计治理河道178.33千米。利用增发国债等资金,实施27座病险水闸除险工程,目前14座水闸已基本完工。投入资金291.5万元,实施33座小型水库维修养护,目前已完成40%,计划4月底前全部完成。
拦蓄有效径流,全力蓄水保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水利工程调蓄能力和供水潜力,按照规定上限蓄水位控制河道、水库,千方百计增加可供水量。目前,新汴河、新濉河、浍河、沱河、唐河、方河、萧濉新河、王引河等河流主要涵闸蓄水量9720万立方米,水库蓄水量1550万立方米。除团结闸外(正进行拆除重建),全市主要涵闸蓄水位均高于常年同期,水库蓄水量较去年同期多三成,灌溉水源相对充足。全市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4.97米,除了废黄河高滩地、山丘区等局部地区外,其他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埋深在1.5米到6米之间,深度较浅,地下水源较丰富。
加大外调水量,增加水源供给。积极向省水利厅争取调水指标,分别于2024年12月2日至14日、2025年2月20日至3月1日,通过淮水北调工程实施两轮次调水,共计调入我市境内水量1674万立方米(两次调水量分别为576万立方米、1098万立方米),有效补充了我市地表水资源。
加强沟通对接,科学调配水源。主动与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对接,通过对气象数据、土壤墒情、农作物需水规律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精准掌握水资源现状和用水需求,下达各县区年度取水计划和新汴河、奎濉河流域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科学高效分配有限水资源。今年以来,科学调度各类水利工程,下发调度指令26期。其中,通过萧濉新河符离集闸向新汴河补水9次,累计水量1870万立方米。
全面排查检修,实现畅通输水。安排县区对灌区内塘、库、渠等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开展引水、输水渠道清淤整治,检查调试涵闸、启闭设施,有力保障灌溉渠网安全畅通,确保农田灌溉能够及时用上水、用好水。目前,已向沿河灌区农田供水230万立方米。
接下来,市水利局将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农情变化,跟踪各地春灌进展,实时掌握巡查检查、观测监测、运行调度、维修养护及灌溉供水等工作进度,及时调整河道、水库的调度流量、水量,保证耕地的补水补墒需求,全力做好农业生产水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