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31日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我市的一些公立医疗机构也积极响应,落实这一惠民举措。市立医院于当日发出公告,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并开展存量预交金清退工作,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回溯历史,门诊预交金制度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当时医疗信息化程度不高、支付方式较为单一的背景下,它确实发挥了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等候时间的作用,提升了就诊效率。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移动支付全面普及,医保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医疗信息化飞速发展,门诊预交金的作用日渐式微,其弊端却日益凸显。对普通百姓来说,以前无论病情轻重、诊疗费用高低,都得提前准备门诊预交金。就算只是来医院开点药的感冒发烧患者,也得先预缴一笔钱,实在是繁琐又没必要;而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这笔预交金可能成为沉重负担,甚至延误治疗。而且,之前要是预交金交多了,退款时还得排队等好久,耗费患者不少精力。
取消门诊预交金,是实实在在的利民之举。这一政策让百姓就医更轻松,降低了就医门槛,减轻了经济压力,患者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凑不齐预交金而耽误看病。同时,也简化了就医流程,患者不用再为预交金的缴纳和退还而操心,在医院的时间能更多地花在诊疗上,就医的便利性和满意度大大提升。比如,以前带老人去医院看病,光是在缴费窗口处理预交金的事情就得折腾半天,现在取消了,直接看完病结算,方便太多。
当然,政策的实施也需要各方的配合。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至关重要。通过医院官网、公众号、线下海报等多种渠道,让患者清楚了解取消门诊预交金这一政策以及相关退款流程,避免患者因不知情而产生误解。另一方面,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探索推进“诊间结算”“一次就诊一次付费”等便民措施,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更加便捷。同时,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保留人工窗口和预存费用等方式,保障他们顺利就医。医院需要确保取消预交金后,医疗服务的质量不受影响。医保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让医保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取消门诊预交金,是医疗改革的一大进步,它让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也让老百姓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在宿州,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政策带来的积极变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改革举措,让老百姓的就医之路更加顺畅,让健康服务更加贴心暖心,让医疗改革的红利惠及每一个人。
■ 曾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