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参)去年以来,萧县县委社会工作部立足“三新”领域工作实际,巧用“一二三”工作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凝新聚新”机制,不断扩大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健全“一个体系”。紧扣机构改革职责划分,不断健全完善县委非公工委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及时调整非公工委成员单位,将新就业群体党建相关内容纳入成员单位职责,构建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工作体系。根据新就业群体工作规律、活动轨迹,并结合业务部门职责,成立3个新兴领域行业党委,树牢“管行业管党建”意识,搭建“县委非公工委—行业党委—企业支部”三级架构,实现“行业发展到哪,党建就跟进到哪”。
突出“两个抓手”。坚持一手抓组织覆盖一手抓教育管理,将“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有机融合。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深入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集中攻坚行动”,扎实推进“三新”领域“两个覆盖”工作,将21家新业态企业纳入平台管理,在新就业群体中组建5个党支部,对不符合组建条件的同步实现群团组织全覆盖,消除组织覆盖盲区。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与所在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
壮大“三支力量”。持续壮大新兴领域企业党员队伍,注重在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青年群体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向“三新”领域适当倾斜,将企业负责人、业务骨干、岗位能手等培养成党员。2024年,在新就业群体领域新发展党员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8名。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注重从新兴领域企业和组织的管理层、业务骨干中,选拔政治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熟悉新兴领域业务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加大党建指导员选派力度,对新就业群体党员“一对一”联系帮带,开展“小微”党课30余次,利用“互联网+党建”发布党建信息、典型经验等,提升党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