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苗苗)近日,记者从人民银行宿州市分行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分行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发展方案,该行聚焦乡村产业链融资需求,坚持“先行先试抓落实、拓面成片促振兴、系统推进夯基础”一体推进,激发乡村振兴澎湃动能。至2025年2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035.61亿元,同比增速居全省第三;占全部贷款余额52.23%,居全省第二。
走好先行先试“落实棋”。坚持调研先行。先后4次深入辖内各县域、银行开展调研座谈,走访肉牛产业园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了解融资难点痛点,系统总结全辖乡村振兴工作经验,为探索金融服务农业产业振兴工作新方案提供有力支撑。坚持试点先行。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发展计划进行首创性、集成性探索,指导宿州农商银行发挥农村金融服务重点行先行优势,率先探索,创新推出肉牛产业“浮动利率共同成长”金融产品,为全省乡村振兴共同发展计划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实践范式。试点首月,即支持16户种植养殖经营主体,累放贷款2168万元,利率整体下调28个BP。
用好扩面成片“振兴棋”。鼓励辖内各金融机构立足自身定位,以“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发展”为主题,围绕本行涉农领域优势产品和业务,深挖农业产业需求,积极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业务合作,合力推动乡村产业链金融支持增量扩面。如辖内国有商业银行聚焦粮食、种业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创新开发“强英种业e贷”“萧县面粉产业振兴”等共同发展计划系列金融产品;中小银行聚焦肉牛、酥梨、葡萄、预制菜等特色农业产业精准施力,创新金融产品。截至2月末,辖内已有6家金融机构签约乡村产业链核心企业45户,带动上下游新兴农业主体146户,累计授信金额超2亿元,已放贷1.16亿元,利率总体下调21个BP。
下好系统推进“长远棋”。强化推动落实,会同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金融监管局等部门,组织辖内金融机构与农业龙头企业共同谋划乡村振兴共同发展计划工作,多次召开政银企联席工作推进会,围绕种业振兴、预制菜等重点特色农业产业研究制订专项乡村产业振兴工作落实制度,压实各方责任。深化产业对接,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建立特色农业产业主办行制度,“一对一”精准对接特色农业产业,提供全链条综合性金融服务,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培树一批示范项目和金融服务标杆。细化监测评估,搭建“月度跟踪、季度评估、年度优化”的常态化动态监测机制,动态跟踪业务成效,谋划系统推进数据资源体系构建工作,及时反馈问题并优化策略,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发展计划向纵深推进、向实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