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试验示范“探”新路
“玉米新品种‘中农大201’实收面积3.28亩,鲜籽粒重3590公斤,含水量23.54%,按照标准籽粒含水量14%折算,实收亩产为880公斤。”2024年10月14日上午,在埇桥区农科所试验基地,测产组专家宣读测产结果。此次测产,对实施“吨半田”行动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为“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据悉,自2023年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安徽分中心在宿州市成立以来,根据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总体部署,我市严格落实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各项要求,优选实施主体开展高产创建试点,协同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及时组织土肥、植保、栽培、科研院所等行业专家线上、线下多次会商,播种前开展技术攻关研讨,在肥水管理、病虫防治、技术指导、机械作业等各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宿州市高产创建技术指导意见,完成中国农大多个玉米品种高产创建试验播种,后期安排专人负责,加强田间管理,做好试验记录和总结,积极探索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为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除此之外,我市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在四县一区开展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新品种新技术、高产栽培、精耕细作等多项试验示范,严格落实大豆、玉米、小麦整建制推进项目工作。通过试验示范、项目推进,为科学指导粮油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有效提高种植水平、优化集成技术模式提供了试验数据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各项试验示范工作,强化基地建设,研讨分析集成更多更优的新技术、新品种,为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新技术在我市的推广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