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03月22日第01版:要闻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毛乐乐、王珊:

用音符为盲童推开世界的窗

■ 本报记者 沈前程

【人物简介】毛乐乐,男,1981年5月生,中共党员;王珊,女,1983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夫妻二人均是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自2015年起,他们每周都会前往位于埇桥区西二铺镇的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义务给盲童上声乐表演课,用大爱和音乐点亮盲童心灯,并多次带领孩子们参加各级文艺演出,引导他们从音乐中汲取力量,用歌声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夫妻二人先后获得“宿州好人”“安徽好人”“安徽省最美家庭”等称号。

“致所有顶天立地却平凡普通的。无名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2025宿州市少儿春晚舞台上,7名视障少年手挽手站在舞台中央,清澈的歌声如春风般拂过观众席,嗓音里饱含破茧而出的力量。台下,毛乐乐注视着这些朝夕相伴的“小百灵”,看着他们随节奏轻轻摇晃的身体,攥紧拳头的手心沁出薄汗——这是盲童们第一次完全自主选曲编排表演。

时光的琴弦拨回到2015年的那个春日。在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的活动室里,6名盲童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唱起《你是我的眼》。毛乐乐和王珊坐在观众席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孩子们的歌声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动了这对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夫妻心底最柔软的弦。活动结束后,他们主动提出义务教授声乐课。从那时起,他们的生活和孩子们的成长便紧密相连。

“教导视障儿童音乐,和我们所学的传统教育并不相同,它远比想象中要艰难。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都需要我们不断示范、讲解。”面对困难,毛乐乐、王珊没有轻言放弃,而是通过翻阅资料、下载视频学习,用报谱、打节拍、模仿动物声音等方式,耐心帮助孩子们掌握发声技巧、节奏、音准等音乐知识。“看着他们从那么小一点点长高,声音从稚嫩到成熟,就像看着一棵棵小树苗慢慢长成参天大树。”毛乐乐、王珊常常站在教室门口,望着这群“看着长大”的孩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和自豪。

十年间,孩子们的成长不仅体现在身高和声音的变化上,更在于他们内心的蜕变。从最初的怯懦到如今的自信,从依赖老师的引导到独立选择歌曲、编排演出,他们走的每一步都让毛乐乐和王珊感到无比欣慰。“有个内向敏感的女孩,初学时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每当我们靠近,她就像一只受惊的小鸟,下意识地往后缩。”王珊回忆道,经过一次次耐心开导,慢慢地,女孩的声音越来越洪亮,表情也越来越自信,如今已能独自上台演唱歌曲了。“看着她的变化,我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时光荏苒,孩子们演唱的20余首歌曲先后登上了省、市级各类文艺舞台。他们的歌声,从最初的微弱呢喃,到如今的铿锵有力,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希望与坚持的故事。而毛乐乐和王珊,始终站在他们身后,用音乐为他们点亮前行的路,陪伴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