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03月20日第06版:养成教育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打造一堂能出汗的体育课

出汗对人类来说,本是一项与生俱来的生理功能,别说“锄禾日当午”,就算“快走踏清秋”,甚至“觉来身体汗”,都会出一身汗。出汗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如今却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成为一个热议话题,甚至还有地方专门发文强调,闻罢令人汗颜。

回想自己在义务教育阶段,走路上学、课间打闹、傍晚打球、周末撒野……哪天不是带着一身臭汗回家?一件衣服穿不到两三个月就汗迹斑斑、衣领发黑。等到自己为人父母,发现孩子每天衣服都干干净净,校服穿到“退役”领子也没脏,内心有说不出的感慨。有人总结现在的学校体育课普遍存在“三无七不”现象——无难度、无强度、无对抗;不出汗、不喘气、不脏衣、不摔跤、不擦皮、不扭伤、不奔跑。这样的体育课不仅达不到相应的锻炼效果,也无法发挥出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的作用。

曾经不是问题,何以如今成了问题?时间这个自变量究竟引发了何种因变量?这种变化是深刻的,但又是浅显的。在很多人看来,学校是一个独立系统,可以按照育人规律办事而不受外界影响。其实不然,这个系统之外,前端有家庭、后端有社会,端端相扣又相互影响——促进或掣肘,构成一个教育共同体。因此,哪怕是微观层面的教学活动,也不免受到中观或宏观因素的影响。

体育课不受待见,是一个由多方面原因经过长期发酵的结果。从家庭角度看,不少家长不喜欢体育课,一怕孩子身体受伤害,二怕孩子学业受影响,加之有些家长爱孩子的打开方式有问题,一旦孩子在体育课中受伤,轻则与教师、学校闹不愉快,重则闹上法庭,要教师、学校负责。压力传导到教师、学校,或多或少会影响他们的决策。体育课学生出不出汗没关系,只要不出事就行。避险需求上升与体育课遇冷便有了因果联系。

这只是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原因。体育课存在感不强,更重要原因在于学业成绩太重要,多数孩子从小学开始便朝着分数一路狂奔,该在体育课上流的汗,都流在了写作业、刷题目、答试卷上。“唯分数论”掏空了一切与分数无关的科目内涵,体育课不幸首当其冲。化解这一问题显然超出了家长和学校的能力范畴,而进入社会治理维度。所幸的是,现在社会各方都有了共识,要还孩子一堂能出汗的体育课。只要上下一心,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力,参照义务教育阶段课外辅导的治理范式,前景还是让人乐观的。

■ 练洪洋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