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03月18日第06版:健康有约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耳朵“流水”怎么办? 专家支招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经历过耳朵“流水”、耳道潮湿的情况,这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应该如何应对?记者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有关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唐琦介绍,耳朵“流水”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正常的油性耵聍渗出常见于油性皮肤人群,多表现为外耳道自然分泌的黄色或棕褐色黏稠油性物质,无异味,无特殊不适。

但同时,耳朵“流水”也有可能提示耳部感染或损伤,如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急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等。其中,外耳道炎表现为耳道瘙痒、疼痛,流出黄色脓液,严重者伴有耳闷及听力下降;外耳道湿疹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耳道瘙痒,伴有皮肤脱屑及淡黄色液体渗出;急性中耳炎表现为发热、耳痛、耳流水伴脓血等。

出现耳朵“流水”怎么办?唐琦建议,若“流水”为油性耵聍且无不适,无须特殊处理,避免过度清洁。如果自己不能明确是否为油性耵聍,则建议到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咨询。同时,不要使用棉签用力清洁耳道,及时擦拭耳道口流出的液体,避免液体倒流。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杨华提示,若耳溢液呈清亮水性液体,需警惕是否存在脑脊液耳漏可能;若耳溢液中出现了血性成分,如脓血性或分泌物带血丝时,需警惕是否有外耳道或中耳恶性肿瘤可能。

杨华提示,守护耳朵健康,要从预防做起,保护耳道自洁功能,避免频繁挖耳;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耳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徐鹏航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