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10月26日第07版:专版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宿州市第三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分析报告

概 述

为准确把握我市就业失业状况及变化趋势,2022年第三季度,宿州市就业管理中心对6个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1个经济开发区和60家重点企业招工及人员流动情况、灵璧县10个行政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开展了动态监测。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就业创业的政策要求,始终坚持“稳就业、保就业”的工作主基调,特别在经济增速放缓、疫情防控严峻的新形势、新常态下,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就业优先战略的强力作用,助推经济发展。

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36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94.2%;79个社区基本建成“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已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5345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36.95%;开发公益性岗位2359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7.23%,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595人;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7189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2153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二、重点群体就业情况

1、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全市共举办就业指导系列讲座12场,组织毕业生参与“24365就业公益直播课”。出台《支持本地高校毕业生留宿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留皖、留宿就业创业。2022年,我市共有高校毕业生11286人,目前就业9911人,就业率为87.72%。本地就业3304人,本地就业率为29.28%。本省就业7292人,本省就业率64.61%。

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情况。实施就业援助,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手段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目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595人。

3、农民工就业情况。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174.79万人,其中:市内转移49.17万人,市外省内转移22.87万人,省外转移102.75万人(长三角地区58.49万人)。

4、残疾人就业情况。扶持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6个,扶持“阳光大棚”等助残设施125个,扶持创业孵化基地5个,扶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6个,帮扶近700名残疾人成功就业。

5、青年群体就业情况。全市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5345个,组织2021名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岁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

6、退役军人就业情况。全市举办“就业启航”退役军人、军属专场招聘会10次,108家企业提供6078个岗位,474名退役军人参加应聘,151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开发专项岗位,帮扶195名退役军人顺利实现就业。

三、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

三季度,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结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金秋招聘月”、“暖民心促就业”等专项活动,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招聘会。6月底至8月初,各县区受疫情影响,招聘会基本以线上为主。疫情得到控制后,全市加大了招聘力度。本期,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74场次,环比增加6.1%,同比减少6.95%,其中线下招聘会105场次,环比增加34.61%,同比减少23.91%。经过重点帮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工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本期进场企业数环比、同比分别减少18.05%和4.85%。需求和求职人数环比增加,涨幅分别为9.22%和13.56%;同比减少,减幅分别为22.73%和6.42%。求人倍率环比、同比分别下降0.04和0.2,企业用工压力有所缓解。

从产业和行业需求来看,第二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用工需求环比、同比分别上升2.18和4.8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占第二产业总需求的88.3%,环比下降0.6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受本次疫情冲击较大,需求比重环比、同比分别下降2.14和5.06个百分点。住宿餐饮、租赁商务、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受影响尤为明显,需求比重环比、同比均呈下降走势。因居民生活保障需要和数字化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的用工需求环比分别上升4.1、1.16个百分点,同比分别上升3.69、3.6个百分点。

进场招聘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占56.78%,环比下降2.8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1.05个百分点;个私企业用工需求持续收窄,占26%,环比、同比分别下降0.79和9.53个百分点。利用毕业季,企业扩大了对16-24岁和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其中:16-24岁年龄段的需求比重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87和0.12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的需求比重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3和2.72个百分点。

各类失业人员占求职人员的55.79%,环比、同比分别上升3.06和0.47个百分点。本期大量高校毕业生涌入市场,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在学人员求职比重“双升”,大专及以上学历求职比重环比、同比分别上升0.25个和3.35个百分点,拥有各等级技能/技术的求职比重环比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35-44岁和45岁以上年龄段的求职人数过半,环比、同比分别上升4.18和5.95个百分点,大龄人员求职较困难。

四、企业用工监测情况

本季度末,60家监测企业在职员工23203人,环比减少0.61%,同比增长14.24%。其中:普工在职人数减少,占60.88%,环比、同比分别下降0.51和0.13个百分点;技工占27.07%,环比上升0.3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72个百分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占12.06%,环比、同比分别上升0.15和1.86个百分点。

由于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企业用工需求显著减少。计划招聘2024人,环比、同比分别减少47.21%和36.31%。其中:对技工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需求增多,技工需求人数环比、同比分别增加14.76%和48.77%;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需求人数环比、同比分别增加19.73%和121.95%;普工需求人数环比、同比分别减少52.31%和33.8%。为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市就业管理中心组织企业赴高校开展校企对接招聘活动、到户外举办大型招聘会,取得了一定成效,实际招聘1209人,成功率59.73%,达到疫情出现以来的最高值。企业缺工情况大为缓解,累计缺工815人,环比、同比分别减少67.22%和51.31%。累计流失员工1352人,环比减少0.88%,同比增加0.48%,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流失总量的68.71%。

五、产业园区监测情况

三季度末,我市产业园区115家监测企业实有员工27205人,环比增加0.77%,同比减少10.48%。受7月份我市疫情管控影响,企业减少了招工计划,计划招聘2093人,环比、同比分别减少49.4%和48.69%。为推动园区内企业高质量发展,经开区管委会联合市、区人社部门,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招聘员工917人,成功率为43.81%,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6.81和19.75个百分点。

园区企业的缺工情况有所缓解。期末累计缺工496人,环比、同比分别减少12.06%和35.5%。技工缺工突出,占48.59%,环比、同比分别上升8.7和8.67个百分点;普工缺工比重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0.33和5.66个百分点。流失员工784人,环比、同比分别减少38.85%和6.78%。

六、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今年以来,全国疫情点多、面广、频发,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也发生了变化。今年疫情对灵璧县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选择外出就业创业的人数增加。本季度,10个村新增外出就业1027人,环比、同比分别增长141.08%和111.68%;新返乡人数环比减少36.31%,同比增长99.2%;季末,实有外出就业1178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2.16%,环比上升1.2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从外出流向看,省内转移就业人数增加,占11.3%,环比、同比分别上升4.73和2.32个百分点。省外转移人员中,60%以上外出务工人员到长三角就业,环比下降17.4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4.45个百分点。本地非农就业45人,环比、同比分别增长2.65%和60.71%;到企业就业人员占非农就业人数的46.67%。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大力落实各项“稳就业”政策,切实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帮助和鼓励企业稳定扩大就业岗位。

(二)不断提升就业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广大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三)以就业民生工程为抓手,继续做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切实兜牢就业底线。

(四)着力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确保我市就业局势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第一部分 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

一、市场概况

三季度,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举办招聘会174场次,环比上升6.1%,同比下降6.95%,690家企业进场招聘,环比、同比分别减少18.05%和4.85%。与上季度相比,进入市场招聘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大幅减少,进场招聘企业中有园区新投产企业,总需求增长9.22%,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2.73%;求职人数环比增加13.56%,同比减少6.42%;求人倍率环比、同比分别下降0.04和0.2。

二、市场需求数据与分析

(一)全市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情况

1、从产业需求来看,第二产业发展势头向好,用工需求环比、同比分别上升2.18和4.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因本土疫情再次受到波及,用工需求持续走弱,需求比重环比、同比分别下降2.14和5.06个百分点。

2、主要行业需求情况,十个重点监测行业需求人数合计24234人,占总需求的88.46%,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08和0.79个百分点。制造业用工需求持续上涨,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8.88和5.52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用工需求稳步提升,环比分别上升4.1、1.16个百分点,同比分别上升3.69、3.6个百分点;住宿餐饮、租赁商务、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因疫情封控受冲击较大,用工需求环比、同比均呈下降走势。

3、从用人单位性质看,为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本期有限责任公司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需求人数增多,环比分别增长5.08%和99.6%,同比分别增长5.14%和20.98%。个私企业进场招聘企业数减少,合计需求比重环比、同比分别下降0.79和9.53个百分点。

(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求职的职业情况

1、职业类别需求和求职情况

从需求情况来看,我市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需求13324人,占需求总人数的50%以上,环比、同比分别上升3.86和1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减少,社会生产服务和社会生活服务人员占比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55和4.32个百分点。

从求职情况来看,劳动者的主要求职工种集中在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和办事人员,三者占74.77%,环比、同比分别上升3.72和1.94个百分点。

2、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求职职业排名情况

(1)本期需求大于求职缺口较大的职业51个,用工缺口为8657人,环比上升11.57%,同比下降1.85%。主要以制造、销售和客服类为主。其中缺口最大的前5个职业分别为制鞋工、缝纫工、呼叫中心服务员、营销员和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用工缺口分别为1163人、760人、720人、468人和453人。从求人倍率来看,排名前5的集中在专业技术人员和有相关经验的工作人员,分别为保险代理人145、通信系统设备制造工50、化工生产工程技术人员36、化工实验工程技术人员23.3、生化药品制造工22.5。裁剪工、特殊教育教师、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电力工程安装工程技术人员求职人员均为0(见下表)。

(2)本期求职大于需求缺口较大的职业36个,用工缺口为3645人,环比、同比分别上升27.4%和17.84%。其中缺口最大的前5个职业分别为道路客运汽车驾驶员、采购员、保洁员、后勤管理员和理货员,缺口分别为257人、255人、246人、245人和220人。从求人倍率来看,就业压力较大的前五个职业分别为仪器仪表维修工0.04、仪器仪表制造工0.13、打字员0.13、理货员0.17和家政服务员0.17(见下表)。

3、求职人员类型情况

从求职人员的构成结构看,各类失业人员是市场求职的主要类型,共9409人,占55.79%,环比、同比分别上升3.06和0.47个百分点。本期,大量高校毕业生集中求职,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在学人员求职人数分别为283和191人,求职比重“双升”,环比分别上升3.2和0.63个百分点,同比分别上升3.1和0.02个百分点。本市农村人员求职人员6164人,环比、同比分别下降3.7和0.04个百分点。

4、求职人员性别情况

从性别看,男性8546人,女性8318人,男性比女性求职人员多2.67%,占比比女性高1.36个百分点。

5、年龄需求和求职情况

从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年龄要求看,由于高校毕业生求职人数的增多,企业对16-24岁年龄段的需求比重上涨,需求6920人,占25.26%,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87和0.12个百分点。25-34岁和35-44岁年龄段分别需求10225人和5881人,合计占需求人数的58.8%,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96和3.6个百分点。

从求职人员供给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加之我市青壮年选择外出就业创业的较多,进入市场求职的年龄段基本集中在35-44岁和45岁以上,且呈上升走势,两个年龄段求职人员分别为5461人和3733人,合计占求职人员的54.52%,环比、同比分别上升4.18和5.95个百分点。

6、文化程度需求和求职情况

从招聘需求看,高中学历仍是企业需求的主体,需求13234人,占总需求的48.32%,环比下降3.48个百分点,同比上升3.11个百分点。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需求人数为8183人,占需求人数的29.88%,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3和2.72个百分点。

从人员供给看,因逢毕业季,大专和大学学历的求职比重上升,共4039人,两者合计占求职人数的23.96%,环比、同比分别上升0.25个和3.35个百分点。

从求人倍率看,高学历和职高/技校类技能型人才的求人倍率一直居高不下,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7、技术/技能等级需求和求职情况

从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技能/技术等级的需求来看,本期企业对初级技能和高级技能的需求有所提升,分别为2726人和131人,环比分别上升0.51和0.2个百分点,同比分别上升1.85和0.2个百分点。

从人员供给来看,与上季度相比,由于各高校和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进入市场求职,拥有各等级技能/技术的求职人员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高级技能和初级专业技术的求职比重分别上升0.15和0.77个百分点。

第二部分 失业动态监测情况

一、2022年1-9月失业动态监测总体情况

2022年1-9月,我市60家监测企业就业人数新增4207人, 减少4180人,期末总人数22749人,较年初净增27人,增幅为0.12%。

二、监测企业人数变化情况

本季度末,60家监测企业在岗职工22749人,比上月末减少93人,减幅为0.41%,环比上升0.2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其中:增员企业19家,占监测企业数的31.67%,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67和3.34个百分点;增员112人,增幅0.49%,环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09个百分点;减员企业28家,占监测企业数的46.67%,环比、同比均上升3.34个百分点;减员205人,减幅0.9%,环比、同比分别上升0.15和0.08个百分点。

三、行业情况分析

从行业分类来看,减员人数最多的前5个行业和减员人数分别是:制造业,减员66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减员20人;批发和零售业,减员5人;卫生和社会工作人员,减员5人;建筑业,减员4人。减员幅度最大的前5个行业和减员幅度分别是:建筑业,减员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减员0.6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减员0.68%;制造业,减员0.57%;金融业,减员0.45%。

四、企业性质分析

在60户监测企业中,共有54家内资企业岗位19524人, 比上月末减少48人,减幅0.25%;2家外商投资企业岗位735人, 比上月末增加18人,增幅2.51%;4家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岗位2490人,比上月末减少63人,减幅2.47%。

五、减员类型和原因分析

1、按减员类型分析

本季度,60家企业累计减员1506人,环比、同比分别增加154人和179人。其中: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23人,占减员总数的1.53%,环比、同比分别上升0.64和1.08个百分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679人,占减员总数的45.09%,环比、同比分别下降3.72和0.2个百分点;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696人,占减员总数的46.22%,环比上升1.6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06个百分点;劳动合同终止108人,占减员总数的7.17%,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47和2.2个百分点。

2、按减员原因分类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是: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劳动者患病或者因工伤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另行安排的工作;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主要原因是:农民工季节性返乡,对工作环境、薪资待遇不满意,找到新工作及结婚生子上学入伍等个人原因。

劳动合同终止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六、隐性失业人员分析

三季度末,我市60家监测企业隐性失业100人,环比减少23人,同比增加3人。其中:内部退养59人,环比持平,同比增加18人;放假轮休37人,环比、同比分别增加4人和6人;其他4人,环比、同比分别减少1人和19人。

第三部分 企业用工监测情况

一、总体情况

本期末,60家监测企业在职员工23203人,比上期末减少143人,减幅0.61%;比去年同期增加2893人,增幅14.24%。其中:普工14125人,占60.88%,环比、同比分别下降0.51和0.13个百分点;技工6280人,占27.07%,环比上升0.3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72个百分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2798人,占12.06%,环比、同比分别上升0.15和1.86个百分点。本季度,计划招工2024人,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减少47.21%和36.31%。实际招聘1209人,环比减少10.24%,同比增长11.43%。为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我市于9月份组织部分重点企业赴淮南师范学院和宿州学院开展校企对接招聘活动,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166人,占本期实际招聘人数的13.73%。

二、企业用工需求情况

从行业需求看,制造业仍是企业用工需求的主体,但用工需求下滑,占总需求的63.93%,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5.33和25.25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用工需求持续上升,占16.55%,环比、同比分别上升7.32和14.26个百分点。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用工需求增多,占6.47%,环比、同比分别上升5.74和2.69个百分点。

从企业用工需求看,随着产业不断升级转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技术、管理和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本期,企业对技工的需求占11.91%,环比、同比分别上升6.43和6.04个百分点;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需求占4.5%,环比、同比分别上升2.52和3.01个百分点。而对普工的需求占比环比、同比分别下降8.94和9.04个百分点。某高科技产业负责人表示,智能化生产车间不仅减少了用工总量,也改变了用工结构,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三、企业招聘情况和缺工情况

本期,由于校企对接招聘、户外大型专场招聘会等对接活动的开展,招聘成功率大幅提升,达到59.73%,环比、同比分别上升24.6和20.4个百分点。

企业缺工状况明显改善,累计缺工815人,环比、同比分别下降67.22%和51.31%。缺工分类和企业用工需求相同,技工、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缺工率上升,技工缺工占8.1%,环比、同比分别上升5.04和3.92个百分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缺工占2.58%,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33和1.81个百分点;普工缺工占89.32%,环比、同比分别下降6.37和5.73个百分点。

四、企业员工流失情况

本期,监测企业累计流失员工1352人,环比减少0.88%,同比增加0.48%。流失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流失929人,占流失人员总量的68.71%。分类看,普工流失量较大,流失1172人,环比、同比分别增加5.78%和15.35%;占86.69%,环比、同比分别上升5.46和7.93个百分点。技工流失127人,环比、同比分别减少37.44%和47.3%;占9.39%,环比、同比分别下降5.49和9.29个百分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环比无变化,同比增加20人,增幅60.6%;占3.92%,环比、同比分别上升0.03和1.36个百分点。

第四部分 产业园区用工监测情况

一、基本情况

本季度,我市产业园区新入驻4家企业,期末115家企业实有员工27205人,环比增加209人,同比减少288人。实有员工中,技能人才4015人,环比不变,同比增加4人;专业技术人才2412人,环比、同比分别减少12人和13人。

二、园区企业招聘情况

7月中旬,因疫情管控,全市企业停产、半停产10余天,部分企业因生产成本上升而减少招聘岗位,招工量下降。本期,园区企业计划招聘2093人,环比、同比分别减少49.4%和48.69%。封控解除后,市经开区管委会联合市、区人社部门采取入校园、进社区、下乡镇、直播带岗等方式,搭建精准对接平台。本期,园区企业累计招工917人,招聘成功率43.81%,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6.81和19.75个百分点。

三、园区企业缺工情况

本期,园区企业缺工情况明显改善。据统计,有42.39%的企业不缺工,缺工企业也只存在少量缺口,缺工20人以上的仅占22.22%。期末,园区企业累计缺工496人,环比、同比分别减少12.06%和35.5%。但技工缺工持续攀升,占48.59%,环比、同比分别上升8.7和8.6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生物医药化工类企业生产设备较先进、产品技术含量较高,需要相关专业的人才及有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此类人员市场上较为匮乏,而高校毕业生一般不愿进入车间。二是鞋服制造类企业主要需求熟练缝纫工及熟练针车工,但因工作流程几乎无差异化,人员流动较为严重,造成缺口较大。普工缺工占48.18%,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0.33和5.66个百分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缺工占3.23%,环比上升1.6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01个百分点。

四、园区企业流失情况

本季度,园区内企业累计流失员工784人,环比、同比分别减少38.85%和6.78%。主要原因:一是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企业订单减少,经营面临各种困难,缩减了部分岗位;二是园区内新入驻4家企业,部分员工选择入职新公司。

第五部分 农村劳动力转移监测情况

一、 监测总体情况

三季度末,灵璧县10个行政村总人口39990人,其中劳动力22587人,占总人口的56.48%。实有外出就业1178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2.16%,环比上升1.2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新返乡749人,环比减少427人,下降36.31%;同比增加373人,增长99.2%。新外出就业1027人,环比、同比分别增加427人和373人,分别增长141.08%和111.68%。外出时间主要集中在八月和九月,主要是由于七月初灵璧县出现疫情,减少了人员流动。八月份以后,部分劳动力还是选择外出就业创业。

二、外出流向

从外出流向看,选择省内转移就业的农民工呈增长走势,占11.3%,环比、同比分别上升4.73和2.32个百分点。与上季度相比,珠三角、京津地区和其他地区的转移就业人数增多,占比分别上升5.36、2.91和4.48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的转移就业比重下降17.4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长三角地区的转移就业比重上升4.45个百分点;珠三角基本维持平衡,微升0.1个百分点;京津地区和其他地区的转移就业比重下滑,分别下降1.93和4.93个百分点。

三、本地非农就业情况

三季度末,本地非农就业4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0.2%,环比、同比分别增加2人和28人,分别增长4.65%和164.71%;其中:在企业就业21人,占本地非农就业的46.67%,环比、同比分别增加1人和16人,分别增长5%和320%;自主创业12人,占本地非农就业的26.67%,同比减少1人,下降7.69%,同比增加6人,增长100%。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